









坪坦書屋 / 內地
Further images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1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2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3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4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5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6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7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8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9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10
)
-
(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umbnail 11
)
書中自有黃金屋
坪坦書屋樓高三層,是木製房屋,座落於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一所小學的校園裏。書屋的規模雖小,但在社區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書屋的立面由唯一的非當地建材半透明聚碳酸酯板覆蓋著。書屋內有乾坤,一對的雙螺旋樓梯盤繞地向上伸延,直通到書屋頂層。樓梯每個轉角位都嵌入了書櫃,也有窗戶讓用戶遠眺鄉村景色。
書屋內的一對樓梯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Condition Lab 的設計團隊是如此描述這個作品:「在一棟傳統的小木屋中,想像有兩道可讓用戶永無止境地向上攀爬的樓梯,轉個角落,又可再上一層樓。樓梯並沒有終點,因為樓梯本身就是體驗的目的。」坪坦書屋是學童們閱讀、學習、社交和玩耍的空間,也是內地農村學校圖書館的新模範。
侗族自豪感
坪坦書屋是就地取材建成,結構樑和柱子都採用傳統的榫眼和榫頭連接起來。向兩端傾斜的屋頂與學校另一座建築物相映成趣,也體現了侗族鄉土建築的特色。雖然在當地獨一無二的書屋擁有當代風格的立面和活潑有趣的樓梯,但學童仍會認出他們熟悉的侗族建築風格和特點。
也就是這個繼往開來、傳統和現代交融的書屋設計,為學童培養民族自豪感和對社區的認同感。這座傳統的木結構與學校平平無奇的水泥建築物並列,形成強烈對比,透過學童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直接接觸這些活在眼前的文化傳統,喚起了他們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和嚮往。他們不難體會到侗族文化在當代建築作品中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,學童也為此感到自豪。作為具有現代風格的傳統木結構建築,書屋有助培養侗族下一代,為內地的現代化發展作出貢獻。
重塑社區
坪坦鄉與內地偏遠地區許多村莊一樣,都面對著人口遷出的問題。許多成年人都離開坪坦鄉到大城市謀生,以圖改善生活。坪坦書屋是Condition Lab和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為當地設計的第二座建築物。為當地而建的首座兒童圖書館,就是上游十公里的高步書屋。有賴村民參與書屋項目,建築團隊贏得了他們的信任,然後再獲得外界的捐款,並邀請當地木匠完成傳統的木工藝工程。團隊和村民通力合作,眾志成城,為社區帶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。